每次写房子,背景反响都很大,说明大家的住房矛盾越来越突出。
这些年来,感觉好像音调越来越高。所以很多人说中国的房价违背经济常识。
其实静下心来想想。说这话的人大概是不懂现在的常识。
既然房子是商品,理论上应该由市场供求决定。
供大于求就涨,供大于求就跌。但是在国内,这个规则好像被打破了。
众所周知,房屋的供给和产出是由土地和设计决定的。土地越多,可以建的房子越多,楼层设计越高,可以建的房子越多。
土地由当地政府供应,设计由开发商决定。当然,最终还是要当地政府批准。
所以说到底,整个楼市都是地方政府主导,开发商和购房者都是参与者。
近年来,很多城市房价都在跃进,一线7-8万,二三线2-3万,甚至一些小县城都达到破万的水平。
但是,对于高房价,很难骑虎难下。
买了很多套房的炒房团是不会同意的。
因为房产在国内家庭资产中的配置非常高,一旦你下狠手,利益就会让正派的人失去理性,理性的人变得疯癫。
看看通州的围售楼处退房;成都的集体维权;杭州的售楼处被砸......
况且房产税既然没开,土地财政还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,也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割肉。
但是底层买不起房的人不肯同意,到处有人抱怨。
有些人花了一辈子也买不起公寓。
就算买了也会空出六个钱袋,或者背负高额债务,或者省钱牺牲消费。
所以,讲道理只能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。
换句话说,房价不允许再涨了。当然,他们不想大幅下跌,但锁定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。
因为涨跌不利于当前经济。
这也是政治局会议高层对房地产市场的重大改变。
显然,从过去一年前所未有的调控力度来看,几乎所有抑制房价的手段都被使用了。
限售、限购、限价、限贷、加息、加息首付等等。
目的是为实体经济争取时间。实体经济回血,房产税出台后,夜壶里的房产可能就废了。
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,从“防止房价过快上涨”到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,确实体现了高层调控的决心。
但第一反应不是房价,而是地产股。
因为资金最敏感,地产股会在会后第二天出来真是悲剧。
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的126只股票中,有92只在早盘下跌。
其中,7只股票跌幅超过4%,另有7只股票跌幅超过3%。
不仅是a股,还有港股,房地产企业都吃了不少苦头。
其中,新城发展控股跌幅达到了7.95%,紧随其后的是融创中国,下跌6.27%。
此外,三只股票跌幅超过5%;另有13只股票跌幅超过3%。
看到这里,我们只能为地产股的投资者感到心疼。
在各个层面的控制下,即使房价不涨,也已经处于高位,依然坚挺。相比之下,地产股千里之外,投资者吃大亏。
根据风力统计,今年房价明显偏离股价。
数据风
从图中我们发现,从11年到17年末,a股地产股的走势与70个城市的房价走势基本一致,出现拐点时股价往往优先。
然而今年,他们却背道而驰。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看,过去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状况与房价的变化高度相关。
但18年来,随着政府各项政策的发展,银行收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,房地产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,现金流状况恶化。
这也是碧桂园这一大批房地产企业拼命“高成交量”的原因。
现在出现了阶段性偏差,说明加强房地产调控对地产股乃至整个资本市场肯定有影响。
首先,整体来说,楼市和股市之间是有跷跷板效应的。如果国家继续严控楼市,应该对资本市场有好处。
在严格控制下,一些投机者的投机资金可能会从楼市流向股市。
所以,现在的股市虽然不景气,但也没必要过分难过。
更有甚者,管理层和主流媒体近期开始吹起暖空气,目前市场估值也处于历史低点。
对于地产股,需要理性对待。一旦投机资金被挤出楼市,楼市暴利时代很可能结束。
一些不合理的三四线房价会理性回归,一二线房价的涨幅也会下降甚至稳中有降。对于地产股来说,会有一个行业洗牌,优胜劣汰的过程。
因此,先知先觉的房地产大亨们一直在等待转型的机会。